相信大家對阿司匹林這種家庭常備藥并不陌生。阿司匹林的使用最早源流可追溯到古埃及。從止痛到治療炎癥,阿司匹林在藥品界是一種萬金油般的存在。
如今隨著網(wǎng)絡(luò)的發(fā)達,越來越多的小伙伴把阿司匹林的各種“妙用”和網(wǎng)友分享,其中就有用阿司匹林治療燒傷和西紅柿疾病的種種腦洞大開的奇思妙想。但是,如果說阿司匹林還能用來治療癌癥?乍一聽大家準以為又是什么民間流傳的小道消息,不足一駁。
然而,一群來自美國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的科學家,刷新了人們對阿司匹林這種“上古神藥”的新認知。
研究顯示,阿司匹林、布諾芬等常見止痛藥可有效地將攜帶PIK3CA變異基因的頭頸癌存活率從25%提高至78%。
研究者們對匹茲堡醫(yī)學中心的266位患者進行了跟蹤研究。在經(jīng)過腫瘤切除后,這266名患者中有近93%的人經(jīng)常(至少一次)使用諸如阿司匹林之類的NSAID(非甾體類消炎藥)。其中,絕大多數(shù)的患者都是在已確診癌癥后才經(jīng)常使用NSAID的。
研究者發(fā)現(xiàn),使用NSAID可能對頭頸瘤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因為NSAID可抑制前列腺素E2的分泌,從而避免炎癥的惡化。
?來自倫敦帝國大學英國國家健康研究院(National Institute for Health Research,NIHR)癌癥醫(yī)療及藥品病理學教授賈斯丁·史黛鬢(Justin Stebbing)說:“炎癥在治療研究癌癥中是至關(guān)重要的。炎癥本身會導致癌細胞的繁殖和擴散。”
同時,該研究也顯示,對于攜帶同樣PIK3CA變異基因的結(jié)腸癌、乳腺癌和其他腫瘤患者,NSAID也能起到很大的作用。
通過該研究,科學家們進一步了解了消炎藥對兩種生物酶——COX(前列腺素內(nèi)氧化酶)和PI3K(胞內(nèi)磷脂酰肌醇激酶)的病理作用。
?